百姓大小事,一呼百应!

百姓网 | 百姓知道

电影电视

人的阅读速度最快可以达到多少?


2 个回答

  • 指尖 | 2017-10-15 06:45:18

    你知道吗?阅读速度虽个体能力有差异,但主要还是取决于阅读对象的信息密度。

    对,信息密度。

    更深的,是知识密度。

    再深的,是智识密度。

    如果你要追求速度的话,尽情去读那些网络小说好了,几百万字几百万字的读,最后除了脑子捣成一团浆糊什么都得不到。

    读书,就不要求速度。

    况且,把书读慢也是一种难得的本领。

    本问答由指尖提供

  • 指尖 | 2017-10-15 06:09:19

    不能完全赞同@采铜 ,速读rapidreading是一个很实用的技巧,不要一概而论地否定它,解释如下。懒得看长篇大论的请直接跳转到最后一个加粗的句子处。如果想直接看本题的回答结论请跳转至结尾update。

    推荐你一本在百姓知道上被推荐过无数次的书:如何阅读一本书,里面对于阅读速度有很精彩的说明。摘录如下:
    然而,过去三十年来,有些事情还是没有改变。其中一项是:要达到阅读的所有目的,就必须在阅读不同书籍的时候,运用适当的不同速度。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阅读。法国学者巴斯卡(Pascal)在三百年前就说过:“读得太快或太慢,都一无所获。”
    现在既然速读已经形成全国性的狂热,新版的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就针对这个问题,提出不同速度的阅读法才是解决之道。我们的目标是要读得更好,永远更好,不过,有时候要读得慢一点,有时候要读得快一点。
    关于速读技巧
    我们的重点真的很简单。许多书其实是连略读都不值得的,另外一些书只需要快速读过就行了。有少数的书需要用某种速度,通常是相当慢的速度,才能完全理解。一本只需要快速阅读的书却用很慢的速度来读,就是在浪费时间,这时速读的技巧就能帮你解决问题。
    按照书中的理论,阅读的层次分为:基础阅读(识字,基本明白字面意思)、检视阅读(快速全书、对于全书有整体把握)、分析阅读(作者意图、透视一本书)和主题阅读(从这本书主题或某一话题引申去读书籍、资料并不断延伸)。

    第一个层次实际是要求阅读速度快的,如果一本书的大部分句子(比如一本古英语写的书?)你不能在扫过的很短时间内就明白它的字面意思,那么连阅读的第一个层次都没有办法达到,这个时候要做得是熟悉这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,然后再来读这本书。

    第二个层次的检视阅读就更要求速读,书中给出几个建议:读标题、读前言、读目录,然后随意翻开几页跳着读,这是你决定是否继续阅读这本书、以什么方式阅读这本书、对这本书的大概框架有了解的一个阶段,如果较真地算,可以说你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读完一本书。对于很多工具书或者更多用来查阅的书来说,读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。

    @采铜 讲的其实是第三个和第四个层次,第三个层次的阅读速度可能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阅读速度,这个层次的阅读速度取决于第二个层次的判断:

    以下都是我拿手边的书或者Kindle里的书直接举例

    比如大部分网络小说(《庆余年》)、博客文章之类的,一遍过就行了,当然很快,我读一本200W字的小说也就两三天。

    如果是好的文学作品(《沉默的大多数》(我就是不爱看他小说……)etc)、或者是并不深入的科普书籍(果壳出的那些书etc),可能需要你做点摘录和笔记,可能需要你无聊时读、如厕时读、上课走神时读……一本几十万字的大概要一周或者更多(取决于你做笔记和摘录的认真程度)。

    如果是教程(《visual c# 从入门到精通》etc)、专业书(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》etc)一类的东西,肯定需要你实践或者研究的时候不时翻阅,对书上的东西加以验证。

    如果是足以成为一个领域内经典之作的书(《西方哲学史》etc),请跳转去第四个层次。

    第四个层次,主题阅读,足以让你把一本书读几年、几十年,在完成第三个层次的阅读的基础上,你需要查阅资料,随时整理和添加笔记。举个栗子:

    对于文学著作,你需要去了解作者的生平、时代背景、写作时的思想变化的(如果这厮写了很多年)etc。眼熟不?没错这就是红学……

    历史著作,你需要同时去读描述这段历史的其他著作,最经典的三国,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世说新语etc,还有,野史和正史应该一起看……

    科技著作,你要真的开始看,且能看懂,你就知道该怎么看了……

    update:忽然发现有点偏题,试着往回拉一下。
    综上所述,用流氓算法,cover and cover(不是to哦),一分钟完事;
    如果你问的是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就算读了,我看过的一篇论文说,对于受过速读训练的中文母语阅读者来说,可以达到每分钟5000字的阅读速度并理解大意;
    如果是更深层次的,视书难度和阅读技巧来定,没法计算。

    本问答由指尖提供

*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,仅作分享之用,侵删。